
我出生在80年代初,自认为是非典型80后。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硕果,也体会到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的巨大压力。初识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是在2003年,那时候刚刚走出校门,回到生长于斯的海滨小城,在没有稳定工作的一年时间里,每周都会去固定的报刊亭买《体坛周报》,久而久之就跟卖报的老奶奶熟络起来,也就有了更多的理由在报刊亭站上1,2个小时看各种杂志,就在这时候无意间发现了《中国国家地理》,精美的装帧、大篇幅的配图加上丰富多彩的内容,一下子就吸引了眼球。本身自己是学环境科学专业的,所以对地理有着更深层次的热爱。
以后的日子每次去报刊亭都会找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来看,当2005年参加公务员考试,如愿以偿的从事了环境保护工作以后,每个月发了工资以后都会准时去报刊亭买上一本《中国国家地理》仔细的看完,再认真的装好,于是书架上逐渐挤满了。。。2007年发现了网上可以订阅国家地理,于是毫不犹豫的开始全年订阅,也了解到了《中国国家地理》这本杂志的历史。
2008年7月去沈阳出差,跟着几个同事在旧物市场游荡,看到了很多80,90年代的《地理知识》、《中国国家地理》,于是就问了问店老板是否有《地理知识》的创刊号,老板说有,是1950年发行的。但是对于这些东西的真伪,对于我来说,可能就没有鉴别的能力了。只是出于对国家地理的喜爱,于是以200块的价格从老板手里买来了这8页泛黄的小册子。翻看的时候,对当年的编辑者,那个时代的地理工作者,由衷的钦佩。
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最好的精神伴侣,周围的朋友也会借阅我的杂志,他们问我为什么杂志都保存的这么好,我说,将来我的书房里我要摆上满满一架子,我可以静下心来慢慢的去看。不是读书世家,也不是收藏大家,但是每个人对书的热爱却又是相同的。《中国国家地理》迎来了60年的辉煌历程,也将伴随我们一直一路向前,灿烂绽放。